周期:2021-10-18 03:35
浏览记录量:1851 次
字体大中小
10月,随着曲靖市麒麟区天池社区品质提升工程的持续推进,已有61年历史的芭蕉巷生活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在党建引领下,把治理延伸到为民办实事的“神经末梢”,让老旧小区改造治理从“脱管”走向“妥管”,从“零”治理发展为“邻”共治,从安全问题入手,把道路、管网、设施、景观、绿化作为改造重点,通过整治、善治、自治,既提升舒适感,又提升了生活区居民安全感,服务功能得到提升,人居环境不断改善,旧貌换新颜。
沿着芭蕉巷(原名五福巷)一条老路蜿蜒而下,阳光透过那破旧的瓦砾,几幢废弃的建筑、厂房仿佛都在娓娓诉说它数十年的历史。1960年8月,曲靖地区行署组建了水利水电技术施工队,并划拨此宗土地为办公地点,从宣威电厂调聘290余人,陆良调聘60余人,组建民工队伍等约400人开始建造曲靖东山独木水库,宜良英雄大勾引水隧洞、花山水库、寻甸县凤龙湾水库。1962年3月由云南省水利厅接管,成立云南省水利水电施工三大队及第三大队党总支。随着1996年脱离水利厅,2000年办公地点搬迁至书院路176号,近40的征途中,第三公司芭蕉巷生活区兼具着行政办公、车间生产、职工住宿安置等功能。随着时代的变迁,城市从片瓦遮头到高楼广厦的流转更迭,以前热火朝天的老区早已湮没在高楼之下,一排排的红砖瓦房和充满改革开放年代气息的工厂车间建筑都已破旧不堪,亦或已“面目全非”,承载着一代人回忆的老生活区也逐渐成为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
改造前
2021年8月,在国家相关政策及省水利水电公司的大力支持下,该生活区作为寥廓街道天池社区重点改造对象,第三公司正式配合寥廓街道天池社区展开改造工作。第三公司把为民办实事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及协调、准备工作,主要领导干部主动下沉一线,工作人员积极向居民宣传老旧小区改造对提升居住质量和提高生活品质的意义,走访过程中充分听取了大量对改造工作的意见、建议,确保改造工作有序推进。从生活区安全问题入手,同时把道路、管网、设施、景观、绿化作为改造重点,目前,基础设施改造、管线改造、污排水改造、公共服务设施完善、拆除危旧厂房、环境整治、屋顶修补、道路硬化、架空飞线治理、绿化培植等工作已基本完成,不仅提升了生活区居民安全感,同时满足了居民对美好社区、美好生活的需求。
来到芭蕉巷生活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经过拆除、整修后干净整洁外立面,临街危房拆除后外围替换为一排排齐整、通透的栏杆。私搭乱建的柴棚、随意圈占的堆积、乱停乱放的电动车和飞线充电的情况早已不见踪影,以往随意停放的车辆,也规矩了许多。取之而代的是干净整洁的环境,规范的道路车位规划让人倍感舒适。不仅道路通畅了,安全隐患也消除了,一切都变得井然有序,生活区也焕发出了新的面貌。
改造之前,生活区里不少路灯夜里不亮、路面不平、道路破损、绿化少、土地裸露在外。而现在,路面平整,公共卫生间、公共晾晒区功能齐全,外墙破损修复一新,绿意装点着小区内外,内外兼修”的美丽蜕变,不仅改出了生活区居民的新生活,也让大家的幸福感与获得感不断提升。
老生活区和社区的巨大变化不仅聚了人气,也聚了商气。搬出去多年的老居民又搬了回来,一些创业青年嗅到了老城区发展的商机,一家家小酒馆、咖啡馆、摄影工作室如雨后春笋相继开业,曾经的古玩店、中药铺、名小吃又恢复了往日热闹,生活区及周边正在发展建设成老城区文创园及“网红打卡点”,“老建筑+新消费”“旧院里+新经济”的产业模式正在逐步壮大。
【记者:熊子淳 责任编辑:撒叶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