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霾住宅”成营销噱头
时间间隔:2015-04-07 03:20
挑选量:1393 次
字体大中小
3月24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会议强调“必须加快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
生活方式绿色化,不仅仅是政府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也早已成为人们对品质生活的一种迫切追求,尤其是在一些雾霾现象较为严重的城市,各种“抗霾”产品应运而生,许多房地产项目也纷纷贴上了“抗霾住宅”、“抗霾健康住宅”、“抗霾科技住宅”的标签。“不要让我们的孩子成为被‘霾’没的一代”、“穹顶之下,鲜有的抗霾健康住宅”、“打造科技抗霾百年住宅”……在这些令人怦然心动的宣传攻势下,住宅大有“集体抗霾”的架势。
3月29日上午,“北京首个抗霾别墅发布会”在北京金隅澜湾别墅售楼处举行,主办方在发布会上公开表示“市场中常见的除霾‘利器’都不能做到有效除去PM2.5”,宣称只有该项目采用的空气过滤系统能除去95%以上的PM2.5。然而,专家对此却有着不同看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宅专家组组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主任王有为日前在接受中国建设报记者采访时称:“所谓抗霾住宅,主要是开发商对住宅增加新风系统后的一种自我炒作的宣传噱头,这种提法本身就不科学。新风系统能有效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对人们的生活品质和健康确实很重要,但它跟抗霾并非同一个概念,二者没有必然联系。”
开发商热衷“抗霾”牌
“雾霾”一词,自2013年成为当年的年度关键词以来,一直备受关注。尤其是前不久因一部《穹顶之下》的纪录片,更是将雾霾问题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将大众对外部气候大环境的关注直接牵引到了个人生活的小空间,尤其是自己日常的居住空间。于是乎,给了正在苦苦寻觅去化卖点的房地产营销人员一线曙光,利用这一大众消费心态在项目上迅速打出了“抗霾住宅”的系列牌,在强大的宣传攻势下,不少购房者的关注点直接被吸引到了住宅能否抗霾上,且取得了可观的销售业绩。据悉,单套总价超过700万元的上海大宁金茂府公寓项目,首日认筹数量就超过了400套。
截至目前,无论是在项目售楼处拉上的巨大横幅、海报和精致的楼书上,还是在各种房地产网站上,“抗霾健康住宅,3月14日朗诗太湖绿郡二期认筹盛大启动”、“上坤红树湾向高端科技住宅看齐,真正做到抗霾、防霾”、“北京城建·海梓府打造PM2.5空气污染下北京新一代抗雾霾住宅”、“绿地城央名邸一环旁打造科技抗霾百年住宅”等项目的宣传语都被放在了十分醒目的位置。而且,加入“抗霾住宅”大军的项目还在快速增加,“归谷国际住区”、金茂悦、翡翠别墅、“语墅”系列,还有日前刚刚召开“抗霾发布会”的澜湾别墅等。。
对于“抗霾住宅”引起的市场反应,德佑链家研究总监陆骑麟在接受中国建设报记者专访时分析认为,如今雾霾问题日益被人们关注,而新风系统也越来越多成为中高端楼盘的标准配备,从而起到抗霾作用。近几年总价300万元以上的中高端商品住宅的成交占比越来越高,具有经济实力的这部分购房者往往对自身的健康问题也非常看中,“未来抗霾住宅可能会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就像普通家电一样”。跟陆麒麟观点类似的市场分析人士并不少见,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在接受中国建设报记者采访时,同样认为“新风系统无疑会为开发商项目加分,市场前景广阔,我很看好这一市场”。
“马甲”高成本遭质疑
房地产开发企业热衷的抗霾住宅,到底有何神奇之处如此受市场人士认可?其实,诚如陆骑麟所言,房地产开发企业所宣传的抗霾住宅,其中起关键作用的便是新风系统。新风系统真能起到抗霾的作用?对此,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王庚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只要过滤系统的孔径足够细、新风机组风扇的功率足够大,从理论上来讲也是可以将PM2.5实现完全过滤的。这其中的“过滤系统的孔径足够细、新风机组风扇的功率足够大”要素,也正是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太阳能建筑一体化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黄俊鹏在接受中国建设报记者采访时,再三强调的新风系统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前提条件:当系统处于送风大于排风的正压系统(送风系统),会有效果;如果送风小于排风,基本上起不到任何作用。同时,他也明确表示“‘抗霾住宅’的提法本身就有问题,是硬给新风系统套上的一件‘马甲’,属于典型的开发商自我炒作销售和抬高房价的嘘头”。也有专家指出,国外已有在新风系统中添加特殊过滤网的成熟技术确实能消除部分室内的PM2.5等污染物,但定期更换滤网和维护的成本较高。截至目前,国内并无住宅项目在此方面给予详细技术说明并承诺实效。
除了概念上遭到专家的否定外,抗霾住宅还遇到了另一个市场受阻的因素——高价格。据部分房企介绍,单户末端采用毛细管辐射系统 置换新风系统,每平方米造价在1500元以上。若大批量集中安装,每平方米造价大概在1000元左右。以鸿坤花语墅为例,一套300平方米左右的普通别墅,采用进口设备,做到除去PM10、PM2.5、PM0.3,投入大概需要20万元以上,平均每平方米成本在700元左右。对于这样的市场价格,黄俊鹏认为“水分太重”,“我所了解的实际情况是,单纯新风系统的造价每平方米大概在100元左右”。对于新风系统的成本,王有为也表达了类似观点,随着国内近年在绿色建筑方面的大力推广、相关科技的快速跟进以及应用方式的转变,新风系统的成本正在快速下降。
尽管国内越来越多注重生活品质的业主愿意为新风系统买单,尽管造价越来越低廉,但房企借给新风系统穿上“抗霾”马甲之机抬高房价的行为,要获得广泛推广也并非易事。交大房产旗下独立子公司成都归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殷永辉表示,四五年前,很多房企找到其所在的公司,试图寻求合作,但最近一两年,国内不少大型开发商在投入新风净化系统方面有所顾虑。原因在于,一二线城市的刚需房市场,特别是三四线城市的毛坯房,对于首次购房的业主来说,价格还是摆在首位。
所以,在绿色建筑的推广已经成为国家战略的当前,面临细分调整期的房地产业,应扎扎实实地在产品绿色环保方面下功夫,力求物美价廉,全面配合推广生活方式的绿色化,以此获得全面健康的可持续性发展,而不是靠偷换概念玩噱头获得短期效益。
[align=center]来源:中国建设报[/al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