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行业新常态把握发展主动权
時间:2015-03-31 03:00
浏览记录量:1377 次
字体大中小
编者按:建筑业的发展与经济形势密切相关,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最终都将反映在建筑业身上。2015年,宏观经济走向如何,对建筑业有何重大影响,这是全行业都在关注的热点问题。从建筑业自身来说,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粗放型发展模式已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要求,转型升级是必然选择。在新常态下走好转型之路,同时抓住发展机遇,促进行业、企业更进一步发展,这是全行业的诉求。
本期,本刊邀请了多位业内人士,以新常态下建筑业的发展新态势为背景,探讨建筑业发展的新方向,以期为行业和企业发展提供借鉴。
[align=center]优化、重构建筑业依法管理的体系[/align][align=center]栾德成 中国建筑业协会副会长、北京市建筑业联合会会长[/align] 今年的“两会”翻开了2015年崭新的一页。在这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我认为,对于建筑行业来说,首要的任务是着手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依法治理建筑市场,依法管理建筑行业。
《建筑法》“力不从心”。业内一直把《建筑法》视为我国建设行业的母法,殊不知,《建筑法》所规范的主要是各类房屋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而作为我国建筑市场重要组成部分的化工、能源、机场、港口、铁路、桥梁、水利和通信等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活动,却不在《建筑法》规范之列。不仅如此,《建筑法》也没有明确对工程施工承包人以外的建设主体的责任,特别是业主的责任,违法转包、挂靠行为和工程造价标准与核定、工程款支付与结算、工程竣工移交的条件以及工程担保与管理等做出法律的约定。眼下充斥建筑市场和建设行业的违法转包、挂靠、出卖资质,低价中标高价索赔,拖欠工程款、违法肢解工程、任意更改工期、拖延工程结算和名目繁多的保证金等弊端,都和“于法无据”、“无法可依”有关联。
部门利益“法定化”。《建筑法》规定,对其它基础设施建设行业实行“授权性立法”,这就为基础设施建设行业部门拥有行政权力提供了法律保障,不仅催生了“行业壁垒”、“条块分割”,还出现了一些本不该出现的“垄断行业”。一些人倚仗手中的资源,独断专行,致使行风日下、诚信滑坡,污染了行业和队伍。
法规落后于形势需要。以《招标投标法》为例,其落后于实际需要表现在:在对业主的监管上,手段不力,缺乏可操作性;只规定投标人单向缴纳保证金,背离公平公正原则;设定“投标价格最低”中标,又没有设定“成本价的认定标准”,形成“低价中标”、“高价索赔”现象,致使纠纷不断、隐患频发。
《建设工程质量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建质〔2005〕7号)是住房城乡建设部和财政部于2005年1月12日颁发的。该办法对质量保证金的预留比例规定为“按工程价款结算总额5%左右的比例预留”。业内人士称,5%的额度严重侵害了企业的利益:一是5%内有相当一部分是企业的利润,而现实中质量保证金被以各种理由“蚕食”、拒付、占有,迟迟拿不回来,使企业干一个工程就处于“潜亏”的风险中;二是5%的额度过高,使本来就“现金流紧缺”的企业“雪上加霜”,严重干扰了企业的正常经营秩序;三是2005年颁布的办法,至今已实行了整整10年,急需调整、修改。
上位法与下位法不协调。以《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000第279号)为例,对工程质量缺陷责任期,条例规定:“基础设施工程、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工程,为设计文件规定的该工程的合理使用年限;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卫生间、房间和外墙面的防渗漏,为5年;供热与供冷系统,为2个采暖期、供冷期;电气管线、给排水管道、设备安装和装修工程,为2年。”但是,在住房城乡建设部和财政部的《建设工程质量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中,将工程质量缺陷责任期规定为:“一般为6个月、12个月或24个月。”这种上下位法不协调造成的不公平,成为了施工承包人与业主在施工合同谈判时最为纠结的内容之一。那些过分强调自身利益的业主,在工程保修期限上都会选择条例中的表述。
今年全国人大十二届三次会议通过修订的《立法法》,对推进依法治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国家要依法治理、依法管理建筑业,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要做到依法管理,首要的任务是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条例,优化、重构建筑业依法管理的体系和环境。《立法法》为建筑业法律法规的健全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依据《立法法》,今后将由“人大主导立法”,可以有效避免“部门滥用法律尺度”和上下位法不协调的尴尬。“人大主导立法”有严格的程序规定,在立法过程中,将广泛征询、听取各方意见,充分发挥立法机构、行业代表、专家学者、社会团体、普通百姓等在立法中的作用。如此修改、通过的法律法规,一定“更接地气”、“更合民意”,在这样的法律法规环境下的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环境保护,一定“更得民心”。
[align=center]建筑业面对新常态需要新思维[/align][align=center]姚宽一 青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委副书记、副厅长,工学博士[/align] 李克强总理在《2015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总体要求,着眼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双目标’”,“推动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当前,转方式调结构、经济调速提质倒逼建筑业转型升级和产业重构,新常态下一些旧的理念、旧的模式、旧的平衡正在被打破,建筑业生产方式和结构体系正在发生新的变革,新型建筑工业化逐步兴起、技术创新逐步加快、创新驱动和全要素驱动逐步发力,建筑业的规模与质量效益、增长与转型升级正处于一种全新的动态平衡过程中。
纵观2015年及今后建筑业发展趋势,应当把握好以下五点:
1.绿色低碳锁定未来走向。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世界主流趋势和发展方向,是建筑业不可回避的使命,更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和企业竞争力的砝码。当前,全球绿色建筑市场正在由绿色建筑设计到绿色社区设计、健康建筑群和新型工作区域设计转变,绿色建筑将不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注重个体层面的节水、节材、节地、节能,新的建筑理念更应着眼于整个城市、整个城镇、整个社区、整个家庭,甚至渗透在人们生存、生活、生产、经济和商业等各方面。因此,实现建筑业对环境的低排放、低污染,绿色设计、循环发展、低碳生产、清洁施工、零缺陷、零伤亡等理念和思想,应贯穿在建筑的全过程、全周期、全寿命之中。
2.资本竞争助力更上层楼。建筑市场竞争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深入的突出表现之一,是市场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和综合性高、大、精、专的项目需求不断增多,对承包商技术、资本、管理、营销等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对于项目融资、国际信贷、设备贸易等能力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近年来,国际大型承包商都将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强大的融资能力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支撑点,使企业具有良好及稳定的财务状况,不断开拓竞争的新的杀手锏。随着工程发包中BOT、BT、PPP、EPC等模式的兴起,承包商单纯从承担施工任务向经营的多元化拓展,没有较强的资本运营能力和与金融资本的融合能力,将很难跻身产业链的上游。
3.自主创新开发持续动力。在企业价值观中,持续创新和卓越的技术永远是力量源泉和竞争法宝。在企业内部,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制定全员参与的创新战略,开发出全体员工认同、维护并身体力行的企业创新精神,是立于不败之地的秘诀。自主创新应着眼全面的创新,既包括技术创新,也包括管理、制度以及体系和机制的创新。在创新支撑上,建筑业企业要着力加强科技创新的规划与战略管理,构建开放的技术创新体系,推进科技成果转换应用与知识产权的管理保护,强化自身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4.互联网融合创造新的空间。新型城镇化建设虽然为建筑业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带来了新的机遇,但需要注意的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必须破解深耕“集约、智能、绿色、低碳”这一真谛。在此大趋势下,“互联网A”行动计划、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对于工程设计、施工、节能降耗、质量控制和安全生产等,不仅在数据与信息的分析和处理上提供了有效的新方法,也为项目建造过程中复杂大数据和不确定性问题的及时发现和分析解决创造了新的空间。在工程规划、测绘、勘察、设计、施工、调度、安装、制造、验收、资料、造价和核算等各个环节,利用互联网神经网络和模糊控制技术、专家诊断分析系统等先进的计算机智能方法,将实现建筑工程制造全过程智能化,带动生产流程、营销、管理、需求等进行再造,也必将使产业模式和营销模式发生质的飞跃。
5.“一带一路”战略开辟新天地。中央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为建筑业“走出去”战略实施增添了新的有力抓手,给“走出去”注入了新的内容。“一带一路”战略以具体项目为支撑,重点开展交通基础设施和能源项目等的合作建设,扩大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具有重要带动作用。
建筑业企业在实施“走出去”战略上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通过持续自主创新形成竞争新优势;二是企业战略必须包含全球化的思考,并在具有优势时未雨绸缪,以创造更持久的优势;三是要善于把劣势转化为优势,必须拥有高端的人才、技术,敏锐捕捉国内外市场需求及环境信息,提高商务运作能力和跨国经营的能力;四是要善于创造压力,敢于寻求最强的竞争对手作为激励对象,主动拥抱国内外竞争对手;五是建立企业风险预警系统和应急诊断系统,有选择性地寻求海外优势,联合结盟,永葆母体竞争优势。
[align=center]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行业新机遇[/align][align=center]黄腊泉 中交三公局董事长、党委书记[/align] 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闭幕,至此,今年的全国“两会”正式落下帷幕。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交三公局”)是世界五百强企业中国交建旗下重要的一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量,宏观经济政策的走向对我们的影响是深远的,我们对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交通基础设施领域释放出的政策信息也尤为关注。
首先,政府工作报告中指明今年将启动实施一批新的重大工程项目,包括中西部铁路和公路、内河航道等重大交通项目。同时,全国铁路投资要保持在8000亿元以上,新投产里程8000公里以上。这说明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仍旧是拉动内需的重要抓手之一,我国国内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仍将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近年来,作为公路建设领域的排头兵,中交三公局陆续参建了杭州湾跨海大桥、青岛海湾大桥、江西景婺黄(常)高速公路等一大批国内高速公路的建设,荣获了多项国家级奖项。同时,近些年中交三公局参建了京沪高铁等多条国家重点铁路线路的建设,积累了经验、培养了人才,成为了铁路建设中的新生力量。此外,中交三公局还采取BT、BOT等多种模式参与到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中。未来,我们将采取更灵活多样的模式积极主动参与铁路、公路、市政等重大交通项目的建设。
其次,国家明确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企业参与境外基础设施建设。这对中交三公局的“大海外”战略是极大的鼓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及丝路基金的设立运营,都是对“走出去”战略强有力的支撑。目前,中交三公局海外项目涵盖公路、铁路、机场和房屋建筑等多个领域,市场遍及亚洲、非洲、北美洲和欧洲四大洲。近几年,海外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非常强烈。尤其在非洲、南亚、中北美洲等国家,我们在资金、技术、人才、口碑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优势。“走出去”战略的加快实施,从国家层面明确了海外市场对于我们的重要性,必将推动我国施工企业在海外市场进一步发展壮大。
最后,在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中,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建设。加快互联互通、大通关和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打通“一带一路”的首要任务是打通沿途的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沿途各国、各条线路的互联互通,其重要的方面不仅仅是客运,还有货运。这将是一个长期、持久的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和经济互联互通的项目。“一带一路”建设,将使我国成为海上和陆上的现代化经济、文化强国。未来,中交三公局将更深入地参与到“一带一路”的建设之中。
[align=center]新常态下建筑企业的转型升级[/align][align=center]李宝珠中建一局二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align] 新常态下,经济增长逐步求稳,改变盲目的追求速度,转向速度与质量并重,这是国家和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要求。因此,企业如何抓住这个机遇和平台,进行有效的转型升级,是未来能否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下面,本人以中建一局二公司(以下简称“二公司”)为例,谈一谈新常态下传统建筑企业的转型升级。
主营业务板块的实质性改造
近年来,传统房建业务市场竞争压力逐渐增大,利润不断缩水,与此同时,国家在政策上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这对于建筑企业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
对此,二公司适时对主营业务板块进行了调整,并取得了阶段性的实质突破,基础设施业务实现了大幅度提升,并适时组建了基础设施事业部。伴随着以即墨蓝色新区项目、南昌项目、沈抚新区项目等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工程的深入推进,在未来几年中,基础设施板块的发展将促使二公司战略板块更加均衡,实现房建、基础设施、专业化协同并肩发展,助力公司实现弯道超车。
顶层设计的简政放权
针对新常态下行业发展新特点,公司对运营管理方法作了重大改革,全面改革总部机构,梳理、优化了管理流程。在未来发展中,二公司将搭建精干高效的决策运行平台、服务管控平台,打造“无借口区”七型总部,全面明晰各级员工的工作方法和工作轨迹,从而强化总部的服务和管控职能。
在项目管理上,坚持推进大项目部制改革,将市场开拓职能前移,充分调动大项目部积极性,提高公司整体营销能力。通过明晰总部和大项目部之间的责任界限,实施简政放权措施,将目标管理与底线管理相结合,深化完善大项目部制配套制度和奖励机制,实现项目部的责、权、利统一。
营销方式的改革创新
在大项目部制的推进过程中,公司在大市场、大业主、大项目方面取得了成效,以大项目为主体的营销能力不断增强。伴随着大项目部制的推进和落实,大项目部自主营销为公司市场营销工作注入了全新动能。
在产融结合的推进过程中,二公司新业务模式实现了零的突破,这是公司营销方法和营销模式的重大创新。依靠融投资、PPP等模式,二公司加大与地方政府的合作,不仅使公司发展更加多元化,更提高了公司的品牌美誉度。
企业品牌建设和文化落地
品牌建设与企业经营发展并驾齐驱是二公司未来发展的重要思路,也是未来传统建筑企业必须要走的发展道路。通过不断提升品牌美誉度,践行中建先锋文化,发挥文化引领作用,为公司赢得品牌美誉度提供了内生动力。
以制度承载文化,让文化参与到每一级组织管理循环中,发挥其软实力。
以典型彰显文化,滚动推出先锋人物和标杆团队,以样板引路,激发企业广大员工正能量的迸发。
以文化推进绩效考核,将文化的遵守和执行纳入整体的绩效考评体系中,发挥文化对管理的助推作用,用文化的力量助推企业快速发展。
[align=center]抓住发展机遇加快转型升级[/align][align=center]楼永良 中国建筑业协会副会长、中天建设集团董事长[/align] 2015年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对建筑业而言,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释放出不少有利信号。企业要抓住发展机遇,加快转型升级。
政府报告对建筑业释放出的有利信号
1.推进“一带一路”合作建设。报告中提到,要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建设,加快互联互通、大通关和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构建中巴、孟中印缅等经济走廊。
2.启动一批新的重大工程项目。报告中提到,主要是棚户区和危房改造、城市地下管网等民生项目,中西部铁路和公路、内河航道等重大交通项目,水利、高标准农田等农业项目,信息、电力、油气等重大网络项目,清洁能源及油气矿产资源保障项目,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等项目以及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项目。
3.推动自贸实验区建设。报告中提到,要积极推动上海、广东、天津、福建自贸试验区建设,在全国推广成熟经验,形成各具特色的改革开放高地。
4.推进新型城镇化。报告中提到,推进新型城镇化要取得新突破,要提升城镇规划建设水平。制定实施城市群规划,有序推进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同城化。发展智慧城市,加强城市供水供气供电、公交和防洪防涝设施等建设。
5.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报告中提到,要统筹实施“四大板块”和“三个支撑带”战略组合。在西部地区开工建设一批综合交通、能源、水利、生态、民生等重大项目,落实好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政策措施,加快中部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和网络等建设。
对建筑业发展的看法及建议
新常态下,建筑企业要把握发展大势,抓住发展机遇,清醒认识整个建筑业面临的改革与转型任务。这是行业外在的要求,也是企业内在的发展需要。
1.建筑业要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组织形式,向技术先进、质量优良、竞争有序方向发展。企业要提升能力,从业务经营型向技术、人才密集型,资金密集型转变。政府要因势利导,破除政策壁垒,改变“总包不总”、“专业不专”现象。总承包不光是一种组织方式,也是一种较高的市场竞争层次,只有形成比较成型的总承包市场,市场才会越来越有秩序,才能产生真正强大的企业。
2.企业项目管理推行标准化。面对市场考验和竞争压力,中天建设要求所有工地达到项目管理标准化的1.0版,要求1/3的项目达到项目管理标准化的2.0版。企业适应新的竞争,要向技术型转变,走设计施工一体化;向投融资结合型转变;向建筑工业化的集成供应商转变。
3.企业要与资本市场更好地结合,加强融资能力。中国未来几年内将会完成利率市场化进程,投融资市场将发生很大的变化,资本涉足的领域增多、金融产品逐渐增多,有条件的企业要进入金融市场融资,使资本在企业转型升级中发挥作用,提升业务层次。
4.农民工培训、劳动成本、社会保障成本等方面要立法。农民工要变成产业工人面临很多问题,政府要在农民工培训、劳动成本、社会保障成本等方面立法,从政策、制度层面考虑,减轻建筑企业负担,使建筑产业工人在市场上有序、有规则地流动。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释放出的有利信号,是中国建筑企业新的红利与发展机遇,希望能有更加明晰的指导意见,同时希望政府能进一步建立更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希望在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建筑业能有一个更好的生态环境与发展空间。
[align=center]建筑业新常态下呈现新特征[/align][align=center]陈列伟 河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管理学博士[/align][align=center]王道德 河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市场部长[/align]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十二五”期间,我国建筑业虽然受宏观经济影响波动很大,但总体上依然保持了平稳增长态势。
2015建筑业发展形势大好。政府工作报告在对2015年的工作部署中,多处释放利好建筑业发展的信号,如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推进新型城镇化取得新突破、加大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力度、提升城镇规划建设水平和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以及把“一带一路”建设与区域开发开放结合起来,加强新亚欧大陆桥、陆海口岸支点建设等。这些利好信号的释放,必将促进建筑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PPP模式为建筑业注入活力。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民间资本的吸引力度。2014年,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中心正式获批,各省财政厅也相继成立了PPP中心。政府鼓励多管齐下改革投融资体制,大幅放宽民间投资市场准入,鼓励社会资本发起设立股权投资基金。政府采取投资补助、资本金注入、设立基金等办法,引导社会资本投入重点项目。以用好铁路发展基金为抓手,深化铁路投融资改革。在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领域,积极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新形势下建筑业面临洗牌。随着全国“两会”的结束,建筑业必将迎来新一轮的黄金发展期。中国7万多家规模不等、发展参差不齐的建筑施工企业,又将迎来新一轮的洗牌,强者更强的“马太效应”将愈加凸显。如住房城乡建设部近期出台的《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和资质标准实施意见》中明确规定:“取得特级资质的企业,限承担施工单项合同额6000万元以上的建筑工程。”未来建筑市场需要的是集施工总承包及融资一体化的综合性实体,企业应充分整合建筑业相关的资源,形成资源互补、强强联合,以防范风险。
建筑业转型发展迫在眉睫。建筑施工企业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以质量和效益为着力点,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狠抓改革,突出创新驱动、智能转型。面对当前市场经济形势的挑战与行业自身建设不足,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实现从传统型向具有现代特征的工业化、信息化转变,由注重产值扩张的数量型向注重质量的内涵型转变,由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由速度型向效益型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如在管理模式上,要以增强自身实力为着重点、以完善自有施工能力为侧重点;在技术创新模式上,应落实和完善企业研发机制,更多参与重大科技项目实施,推进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协同创新。
报告既指明了建筑企业发展的未来方向,也明确了具体措施。可以期待的是,未来几十年,中国城市化率空前高涨,城市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将突破90%。都市圈、城市群、城市带和中心城市的发展预示了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高速起飞,也预示了建筑业更广阔的市场即将到来。
[align=center]来源:中国建设报[/al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