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之变
精力:2015-01-22 04:13
网页访客:1464 次
字体大中小
如果说CAD的应用,促使建筑行业迈出了数字化转型的第一步,那么BIM技术的出现,无疑给建筑行业带来了一次更为彻底的信息化“革命”。
3D建模、协同设计、全生命周期管理、大型公建、绿色建筑、智慧城市……过去的一年,BIM正和越来越多的关键词发生着联系。作为业内瞩目的新生力量,BIM在改变行业乃至整个社会方方面面的同时,也在不断进行着自我“进化”。BIM到底改变了什么?又需要我们如何转变?在日前举行的一次行业峰会期间,BIM的推广与落地成为与会嘉宾讨论的热点。
变与不变
BIM,英文全称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翻译过来就是建筑信息模型。然而时至今日,对于行业来说,BIM远不仅仅是一个模型这么简单。不同的软件厂商、业内人士对于BIM都有着不尽相同的理解和描述。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分会计算机应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志勇认为,BIM的概念目前来看可以分为三个层面。首先是模型层面,强调从二维建模到三维建模的转变,从模型的展示中体现的一些价值。这也是目前市面上主流BIM软件被客户最为认可和关注的一点。其次随着BIM应用的深入,建筑的信息流动开始被业内所关注。不光要建模型,还要深入地进行数据挖掘,通过信息的流动产生一定的附加价值。最后是建筑信息的管理层面。包含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方方面面,内容更加宽泛。
“且不谈全生命周期,即便是其中的某一个阶段,BIM也能发挥出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协同设计,把不同专业、不同部门的人和不同格式的数据统一起来进行设计和管理,能够有效提升设计的效率和价值。”他表示。
而要真正发挥BIM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作用,现行相关规范和标准的改变将无法避免。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计算机应用分会副理事任爱珠告诉记者,目前我国的工程建设流程是先有设计,然后进行招投标,最后进行施工建设。在设计的过程中施工单位是不能参与的,否则就是违规,这是有相关法律规定的。再比如现在的交付标准,也要求必须要用二维蓝图,这些都制约着BIM的落地与推广。“这些转变不是说某一个软件、企业能够做到的,而是一定要从国家政策规范层面到基层各方一起来做,才能切实解决问题。”
联动发展机遇显现
虽然政策掣肘尚存,但北京鸿业同行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晓军表示,我国发展BIM目前也存在着不少机遇。其中一个有利的条件就是,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集团化的大型建筑公司越来越多,这些集团本身就整合了设计、施工、运维各个阶段的资源,从组织架构上来说,也已经实现了打通与一体化,比如中建股份、中钢集团等,这给BIM的快速推广奠定了良好基础。
“实际上国外已经开始普遍运用综合项目交付(IPD)模式,也就是交钥匙、总承包的模式进行工程建设。即业主拿到项目后交给一个总承包商,这个总承包商负责交付一个成熟的、甚至包含后期运维在内的工程项目。我国肯定也要往这个方向发展,但需要政府去积极引导”。
而另一个发展BIM的抓手在他看来则是建筑产业化和绿色建筑。“目前我国的工程建设领域很大一部分还是现场作业和交付,难以实现零件化生产,这种情况下,BIM要实现有效管理就比较困难。”他表示,BIM是从制造业引申到建筑行业的技术与理念,如果建筑的梁、柱、板、窗子能够像制造业那样实现零件化生产,即在工厂制造,现场安装,这种情况下,行业里BIM的概念和BIM的整个数据流动才能成立。而在绿色建筑领域,BIM能够凭借其信息管理优势实现对建筑节能效果进行更好的监测与控制。目前我国对于绿色建筑和建筑产业化都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如果能够进一步强化结果导向的考核,将两者与BIM结合起来实现联动,则有可能更加迅速地推进建筑业的转型升级。
[align=center]来源:中国建设报[/al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