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提高住房建设质量
日期:2014-11-28 03:21
打开网页量:1490 次
字体大中小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以来,我国住宅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城乡居民的居住水平有了极大提高,居住环境有了极大改善,大规模的住宅建设也对经济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但是,必须看到,我国住宅建设与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住宅建设仍将是一项长期任务
全面小康,就居民家庭的住房而言,就应当使绝大多数居民家庭能够住在符合健康、文明标准的住房里。简而言之,至少让大家住在功能齐备、安全卫生的成套住房中。而现在,城镇的住房套户比只有0.81︰1,有些家庭又拥有两套以上的住房,也就是说,至少还有20%多的城镇家庭居住在不成套住房中;农村的住房,虽然面积大一些,但居住功能、环境质量、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都差强人意。要全面改善城乡居民的居住条件,使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现在,在一些地方房地产市场确实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现象,需求不足,库存增加。这个问题的产生,有发展盲目性的因素,也有房价涨得过快,脱离了居民家庭支付能力的因素。买得起房,租得起房,又能买得到房,租得到房,谁愿意“蜗居”呢?我对当前住房市场的总体判断是总量不足,局部过剩。
“六五”人口普查的资料表明,城镇中居住在不成套住房的家庭有近5000万户,人均建筑面积不足15平方米的家庭,全国仍有4340万户,没有管道自来水的家庭有2800万户。这些居民的住房亟待改善。
在城镇化进程中,城镇住房需求压力也在不断加大。城镇化,要使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镇,很重要的是要有稳定就业,稳定居住。或者说,住房是一个必备条件。这些年,每年从农村向城镇转移的人口有2200万,城镇间流动的人口有1200万,加起来有3400万人口在流动。这些人口,有部分是就近流动,不增加住房需求,而其中70%到80%是远距离流动,必然有新的住房需求。我国人口迁徙有一个特征,举家迁徙的只占10%多一点,绝大多数是单身或夫妇两人在外地工作,家还留着原住地,这就出现了“两头沉”的现象。也就是说,原住地的住房不能匀出来供应其他家庭,但在新工作地又需要新住房。所以,即使我们的住房总量达到一户一套,住房不足的矛盾依然会存在。
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方向是市场化。讲市场化,就是要使尽可能多的家庭能够通过自己的劳动,在市场上购置或者租赁住房。然而,2008 2011年,全国城镇住房平均价格上涨40.97%,同期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增长38.2%,房价增长快于居民收入增长2.77个百分点,大城市更是大幅度超过居民家庭收入增长速度。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居民家庭被市场挤出,难以通过市场来解决自己的住房问题。我们讲市场化,当然讲的是对多数人的大众市场,而不是讲对少数人的小众市场。如果这个态势发展下去,住房市场化改革目标就会变成空想,政府住房保障的任务也会越来越重。社会上有人批评不需要搞那么多保障房,去体验一下较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条件,就知道该不该搞了。
其实,在讲住房总量已经足够了的人缺乏一个基本的经济学常识,什么商品供大于求了价格还能涨?价格是由供求矛盾决定的,正因为供应不足,住房价格才会持续不断地上涨。
有人将市场与政府的住房保障截然划分开来,说政府不要干预市场,只要把保障房搞好了就行,“井水不犯河水”。市场会有失灵,会有缺陷,市场不会主动地关注较低收入家庭买不起房、租不起房的问题。住房市场与住房保障,有区别,但也有联系。住房保障既是政府公共服务的责任,也是对市场的补充,对市场失灵的矫正。能够通过市场获得合适住房的家庭多一些,或者说有支付能力的家庭多一些,政府的住房保障就可以相对少一些。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总会有一些家庭因为劳动能力技能低,就业不稳定,或者疾病等其他原因,收入比较低,住房支付能力不足,住房又比较困难,政府对他们提供住房保障是一项长期的公共服务内容。就是在欧美发达国家,住房水平已经很高了,对较低收入家庭供应合适住房,仍是政府公共政策的重要内容。到明年年底,我国在“十二五”期间建设3600万套城镇保障房的目标任务,即将完成,集中地解决一批较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也不可能以后就万事大吉,住房问题都解决了。
用“心、知、行”为保障房质量护航
保障房质量好不好?会不会因为投资有限而导致质量缺陷 会不会因为住房面积较小而导致功能欠缺?这些都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
我认为,要搞好保障房质量,就应做到“心、知、行”。
一是,保障房质量是政治道德责任。我们在工程建设中讲质量责任,一般都是说法律责任、民事责任,而保障房建设不仅仅要承担法律责任和民事责任,也要承担政治道德责任。这就是“心”。
保障房是向住房困难且收入较低、住房支付能力不足的家庭供应的,是政府为了社会均衡发展、保障公民的基本住房权利而实施的民心工程。
无论是租赁型的保障房、购置型的保障房,还是棚户区改造的安置房,或是含有公共财政的投入,或是政府让渡了土地收益,或是政府给予了税收等方面的政策支持,都包含了公共资源的投入。这些公共资源是属于人民的。保障房的质量反映了政府服务于民众的信誉,也反映了人民对社会均衡发展的期盼,不同于一般产品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质量保证关系。保障房的建设者实际上是肩负了政府的信誉、人民的重托。保障房的质量不仅仅是政府的政治道德责任,也是从事保障房建设的单位的政治道德责任。建得不好,质量有问题,就糟蹋了公共资源,就辜负了人民的期望。所以说,保障房质量是对人民负责的政治道德问题。
毋容置疑,保障房建设中,承担具体建设的各方都是市场主体,都会有自身的利益追求。但是,必须正确处理好义与利的关系。何谓义?指的是行为的适宜或正当,泛指道德准则或道义要求。保障房建设活动中的“义”,就是要努力提高质量,使公共资源发挥最大效用,使居住者生活安全、安定、舒适。如果“利”是以牺牲“义”为代价取得的,因小利而忘大义,以小利而害大义,是绝不可取的。心不正而行无矩。
在保障房建设中,顾大义就尤为重要。一些项目之所以质量搞得好,就是参与建设的各方,真正把保障房质量作为大义来对待,恪守政治道德,用一颗对困难群众温热的“心”、诚挚的“心”,用政治道德去建设保障房。
二是以正确的方式保证保障房的质量。就住房建设的质量而言,保障房的质量保证具有共性,商品住房建设应当做到的质量控制,保障房也应当做到。但是保障房有其特点,是供应给较低收入家庭的,户型比较小,居住密度比较大,住户的支付能力比较低,这就要求知其特点,而切实地保证住户的居住质量。也就是“知”。这个质量概念是广义的,不仅仅是施工质量,也不是表面上看起来好看。
在一个保障房的小区里,居住的家庭、人口,会比同规模的商品房小区多,所需要配置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也要相对多一些,也要有更加合理的交通路线设计。较低收入家庭应当享有必要的服务品质和环境品质。住在保障房小区里的,需要特殊服务的社会群体也会多一些,比如残疾人、老年人,与他们的需求相适应,还应当建设必要的无障碍设施和养老服务设施。保障房不是简单地给较低收入家庭提供一个居住空间,而是提供一个适于他们的生活条件和环境。应当把保障房小区建设成为住房保障对象美好生活的家园,让所有住户都能享受到社会的关照和温暖,都能沐浴到社会发展的阳光雨露。
住房保障是保障较低收入家庭的基本住房需求,建的住房套型面积会相对小一些。因为公共资源是有限的,以一定的公共资源解决更多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是住房保障这一公共政策所追求的目标之一。然而,这并不能成为削弱保障房居住功能的理由。保障房一样要满足家庭的基本居住功能需要。这就要求住房的设计师在有限的住房空间里,合理安排各项居住功能,提高空间利用效率,要做到“小”而“善”。保障房的空间布局、功能配置,实际上是公共资源公平善用的重要方面。之因为小,而建设更加难。上海有一句俗话,“螺蛳壳里做道场”,保障房建设,小房子要做出大文章。
住房保障对象之所以收入低,是因为就业能力低或者就业不充分。这个问题,通过住房本身是解决不了的。但是,保障房项目的建设可以解决一些问题。通过在保障房项目中配置一些商业设施,为住房保障对象提供一些就业机会,也可以开展一些劳动技能的培训,改善住房保障对象的就业能力,适当增加他们的收入,从而改善他们的生活。
由于城市土地资源有限,旧城区改造的征收成本又比较高,要以有限的资金、在较短的时间里建设数量较多的保障房,自然会将保障房项目的选址落于城市周边,这就必须更加强调保障房项目的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和商业、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三是全过程落实质量责任。落实质量责任不能停留在口号上,或者停留在纸面上,而需要落实在行动上。这就是“行”。
保证工程建设质量,有法律法规,有标准,有操作规程,严格执行这些规定,质量才能得到保证。保证保障房的质量,需要每一个建筑活动主体怀着责任心和事业心,从细微处做起,认认真真做好本职工作。
“行”,也有一个被动地“行”,还是主动地“行”的问题。规章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一丝不苟地执行规章制度,当然能够保证住房的基本质量,但这还不够,还需要所有从事保障房建设的人,主动地、认真地为保障房的质量尽心尽责。每一个设计师、工程师、工人,都应当从居住者的角度思考,如果你自己住在这个房子里,你会怎么设计、施工,你希望什么样的住房空间布局,希望什么样的功能配置,希望什么样的管线布置,希望什么样的施工质量?把自己放进去,设身处地从住户的需要着想。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保障房的质量。
社会各界对住房质量批评的甚多,诸如规划布局不科学,住房空间不合理,管线隐患多,渗漏等质量通病长期得不到根治。这些问题的产生,有住房供应总体处于短缺,生产者粗放型的发展就可以获得丰厚利润的原因,也有设计师、工程师、工人不是用心来生产一个优质产品的原因。相当多从事住房建设的人,还是把住房当作一个混凝土砌起来的“壳”,里面填充上居家生活必要的设备,只要安全没问题了,竣工验收能过得去,任务就完成了。许多住房质量问题,都是因为在一个小环节里考虑不周,或者设计、建造时不够认真引起的。真正要建设一个好住房,建设一个住户满意的住房,还有许多方面需要改进,要以给住户提供一个最佳居住生活环境出发,从设计开始,一件件事情去斟酌,一个个环节去矫正,努力建设住户满意的住房。
要把住房质量作为大事来抓
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住房投资占20%左右;在全社会的房屋施工面积中,即使除去非专业队伍建造的农村住房,住房施工面积也要占70%多。但我们现在建设领域的各项奖,住宅工程占的比重非常小。詹天佑奖优秀住宅小区项目,既反映了社会对住房建设工程的认可,也反映了住房建设水平、质量的提高。
搞专业工程,搞公共建筑,大家都会比较重视,因为这是形象、声誉、品牌,但对住房就不是那么重视了,认为那是“小儿科”。这与专业工程、公共建筑大多都是个性化的,而住房是批量建造的有关,却不知“小儿科”也有大学问。
其实,使用专业工程、公共建筑的人都是“过客”,大多追求的是感官愉悦,功能科学、合理,而使用住房的都是“主人”,住房的质量每时每刻都在影响人的生活。我们讲科学发展要以人为本,提高住房质量提了多少年了,提建筑工业化、住宅产业化也有多少年了,这些年住房质量有提高,但是还是难以让群众满意,提高质量的进度还是让人有点着急。且不说建筑设计的风格、结构创新、建造方式的革新那些大的方面,就是在一些看似小事的方面,做好它也是十分不容易的。
我们知道,居住建筑能耗占总能耗相当大的比重。如果将住房的节能做好了,就功德无量;我们讲城市垃圾围城,如果把生活垃圾处理好了,减少排放,就功德无量;我们要是将住房渗漏这些质量通病根除了,就功德无量;我们要是将住房建得老百姓搬进去再也不用改造管线,免去那些装修的浪费,就功德无量。有一个住宅楼,还是特级企业施工的,1/3以上的门是平行四边形的,就连横平竖直都做不到。大家都有住房,不妨回家去量一下,你的房间里,四面墙,地面到房顶的尺寸是不是一样的?偏差在一厘米大概就是不错的了。好多住房,小毛小病层出不穷,老百姓烦恼不断。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做到住房建设像工业化的标准、工业化的精度、工业化的效率、工业化的质量?
前几天,我问一个老专家,我们现在有没有没毛病的住房。他沉思良久,回答说,没有。看来,提高住房建设质量任务还很艰巨。
(根据住建部原总经济师、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冯俊在2014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优秀住宅小区技术交流暨提高保障房建设质量水平现场会上的讲话摘编)
[align=center]来源:中国建设报[/al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