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抗震救灾系列报道•前线篇75:高边坡和塌方区下的坚守
耗时:2014-08-23 08:36 看量:1399 次
字体大中小
昭通鲁甸“8.03”地震已过去二十天,可震中龙头山震仍余震连连,暴雨频发,极易诱发本已修复的高边坡和艰难抢通的道路发生二次滑坡和坍塌。 19日凌晨两点,震中龙头山震沿河临时搭建的帐篷被狂风吹的左右摇摆,帐篷外雷电交加。对于集团每一位在灾区救援的人来说,这简直就是一个充满噩梦的夜晚。在骡马口村,有集团的大批挖机、装载机、混凝土车,机器轰鸣,挑灯夜战;24公里的“沙乐线”几个较大塌方区遇到暴雨必定垮塌、滑坡,这让人寝食难安;加急抢通并重点保通的1公里“应急便道”遇到暴雨,路面尤为泥泞湿滑,无装载机牵引,重型车辆根本无法通行,“应急便道”重要性犹如人之“咽喉” 两点十五分,黑夜和闪电已经按耐不住,暴雨倾盆而下。要问我在灾区晚上最怕什么?我的回答不是震中满目疮痍凄凉景象,不是随时都有可能垮下的边坡和滚下的飞石,更不是刚进龙头山镇近距离接触的一具具逐一排开的遇难同胞的遗体和昭巧线上被巨石砸成似“照片”的车辆,而是最怕晚上手机铃声突然响起来。 手机铃响了,急切的接起电话,电话的另一头传来了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集团鲁甸“8.03”抗震救灾指挥部指挥长沈家昆非常着急的声音:“小任,赶快通知你们所有驻守点的人员,滑坡体附近的职工和机械设备全部撤离到安全地带,雨大,不允许有一人和一台机械在下面作业,必须确保人员安全,即使上面全部垮下来,也必须得等到天亮雨停观察山体稳定后再动。”接到沈家昆指挥长的命令,原本已无睡意的大家,迅速的从床上爬起来,赶紧分头通知驻守在乐红、翠屏、便道口的机械操作手和指挥人员,迅速撤离至安全地带,商量天亮后的工作布置,并时时电话连线着山上的三个驻扎点,等待天亮。暴雨下了一夜,天亮了也未见有停下来的意思,继续无节奏的下着。19日12时许,由武警交通部队负责抢通的靠近灾民帐篷区域不远的大塌方区滑坡体发生了严重松动,道路上方的山体开始逐渐变形下滑,稀泥巴夹杂着磨盘个头大的巨石滚滚狂奔至下方落差近200米的河道,并迅速阻断下方刚刚抢通的龙井至西坪的公路,滑坡体下方不远处武警交通部队的驻地帐篷,也不得已冒雨紧急向我们驻地附近转移,以确保安全。 12时30分,塌方路基上方的山体终于支撑不住现有的重量,整体下滑了。顷刻间,几千方土夹石轰隆隆的滑入下方公路和河道,原有的路基彻底的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块有三间活动板房大小的巨石,摇摇欲坠的斜插在滑坡上,随时都有可能滑下。目睹到这一切,我们清楚的意识到,这段路彻底的没有希望了,龙头山经翠屏到乐红、银屏的道路只能指望我们的“应急便道”了。想想每天那么大的交通流量和湿滑泥泞的便道路面,负责保通的每个人都心头倍感压力。 下午14时,暴雨终于逐渐停了下来,从24公里三个驻守点巡查反馈回来的信息,全线24公里山路,有30处出现滑坡,对路面通行造成障碍。其中,距离乐红2公里处大滑坡区山体有巨石滑下,完全阻断道路,而且上方时有碎石飞落;“应急便道”更是无法通行。保通组紧急将情况汇报至集团抗震救灾指挥部和政府救灾指挥中心,沈家昆指挥长听完汇报后,再次严肃的向保通组下达指示,要求“清理下方路面,指挥人员一定要观察好上方。关键时刻,机械设备可以不要,务必要确保人员安全。”接到命令后,保通组迅速安排驻扎在各个点的机械设备,全力清理滑坡路面。特别是“应急便道”上下出口处,重点安排了带钢丝绳的装载机和精干的指挥人员,协调指挥、上下疏通,并拖运过往“搁浅”的车辆。经过5个多小时的奋战,截止到19日下午7点多,除在清理距离乐红2公里处大滑坡体时,一台装载机前挡风玻璃被飞石砸坏外,安全疏通全线。而疏通全线伴随而来的是,大批的车辆和人流涌向我们的“应急便道”,现场无交警指挥交通,保通组又紧急调回全部保通人员来便道疏导交通,装载机开足马力拖拉“搁浅”的车辆。大家爬坡浑身的臭汗浸透了衣服、手机打没电了、嗓子喊哑了、腿走软了、身上更是被冲坡疾驰的车辆溅的全是泥巴,甚至晚饭都没有顾得上吃一口。这场景一直持续到夜里10点多,交通才逐渐缓解。被拖拉的重车上百辆,当然这里面有我们集团紧急运往乐红乡方向的活动板房材料。 [align=center]【记者:任高攀 责任编辑:谢文荣】[/align]

女记者:
人像摄影:
职责我们:
微信扫一扫看文章